宋朝五大名窑汝窑和钧窑有什么不同?谁的收藏价值高?
宋朝五大名窑汝窑和钧窑有什么不同?谁的收藏价值高?
宋朝五大名窑汝窑和钧窑有什么不同?谁的收藏价值高?
宋朝五大名窑汝窑和钧窑有什么不同?谁的收藏价值高?
来说一下汝窑。汝窑产品胎质细密、坚薄。因胎土中含有微量的铜,使胎色呈现“赤色”,又叫“铜骨”。其釉色有天青、天蓝、粉青几种。尤以天青为贵,粉青为上,天蓝弥足珍贵,有“雨过天晴云破处”之称誉。
因选玛瑙入釉,使釉面抚如脂、视如玉,有稀疏的气泡,多开有疏密不等的纹片,少数有鱼棱纹,也有不开片的,其缩釉点呈羊肝色。工艺上有满釉裹足支烧,也有垫烧的。采用支钉支烧的器物通体满釉,器底留有支钉痕,支钉细小如芝麻,且多靠近圈足内墙,支钉断面处一般呈白色。支钉数有3、5、6个之分,以 5个为多。采用垫圈或垫饼垫烧的器物圈足足端无釉,但少见。在装饰工艺上有少数刻花和划花装饰,还有龙体和乌首等装饰。
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,色泽特,有“玛瑙为釉古相传”的赞誉。随光变幻,观其釉色,犹如“雨过天晴云破处”之美妙,温润古朴。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,有“梨皮蟹爪芝麻花”之称。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“奉华”二字,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“蔡字”以作荣记。宋、元、明、清以来,宫廷汝瓷用器,内库所藏,视若珍宝、与商彝周鼎比贵。被称之为“纵有家财万贯,不及汝瓷一片。”
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,盘、洗、碗等口径一般在10—16厘米之间,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,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,故有“汝窑无大器”之说。
金灭北宋后,汝窑也随之消亡。其开窑时间前后只有二十年,由于烧造时间短暂,传世亦不多,在南宋时,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。流传到今天的真品已不足百件,已知的仅65件,其中台北故宫21件,北京故宫17件,上海博物馆8件,英国戴维中国艺术基金会7件,其他散藏于美、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,全世界收藏有汝窑瓷器的博物馆不到十家。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以154万美元成交。之后,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,一件汝窑三牺尊更是创下5000万港元的天价。 香港苏富比2012年4月4日举行“中国瓷器及工艺品”拍卖,有900年历史的“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”经34口叫价,以天价2.0786亿港元成交,较拍卖前估值底逾3倍,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。拍卖场内竞投气氛炽热,当中“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”,拍卖由口价四千万港元开始,有八位竞标者争持约十五分钟,当叫价至一亿四千万港元时,一名电话竞投者与一位场内竞投者仍激烈争持,再经过十口叫价后,终以三十四口叫价,由电话竞投者以天价二亿零七百八十六万元成交,刷新宋瓷世界拍卖纪录,并较估逾三倍。
再说钧窑。因为在钧州境内(今河南禹县),故名。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。亦称“均窑”、“钧州窑”。创烧于唐代,兴盛于北宋,经历宋金至元代。以后历代都有仿造。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, 以小白峪历史早, 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,时称“花瓷”,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。宋代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,烧成玫瑰紫、海棠红等紫红色釉,美如晚霞。北宋后期,专为宫廷烧制供养植奇花异草用的各式花盆与盆托;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具代表性之一,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,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,数字越小,器物尺寸越大。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,天蓝、月白釉较多。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、三彩、红绿彩等品种,其中以扒村窑质量好。钧窑,传世不多,评价甚高。
钧窑胎质细腻,釉色华丽夺目、种类之多不胜枚举;有玫瑰紫、海棠红、茄子紫、天蓝、胭脂、朱砂、火红,还有窑变。器型以碗盘为多,但以花盆为出色。
综上所述,两者存世量都非常,且同为北宋官窑,造诣。二者工艺各有千秋,并不存在谁高谁低谁输谁赢的问题。
广州文德艺术品交易中心长期大量征集各种瓷器,提供鉴定拍卖出手等各项服务,欢迎广大藏家莅临。
查看全部介绍